9月23日上午,2025年黄山市农民丰收节屯溪区主会场暨和美乡村“五微联盟”发布会在黎阳镇新江村星宿沙滩营地盛大启幕。现场,黄山市农业农村局正式发布了“五微联盟”精品路线,推出7条彰显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
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朱舜球表示:“带着对乡村振兴的深度思考与积极探索,谋划并组建黄山市和美乡村‘五微联盟’——这是全省首个以‘五微’和美乡村为核心、具有核心品牌辨识度的乡村联盟。”
组建“五微联盟”,是破解乡村同质内卷发展难题、激活美丽经济的关键一招。以“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的“五微”行动为抓手,推动64个精品示范村、276个特色微景区焕发新生、破圈出彩,“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品变商品”正在改变这些村庄的发展方式。但单个村落的“点状发力”,多数村落的同质化竞争,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和抵御市场的风险冲击;缺少特色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小散弱”业态的“各自为战”,撑不起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因此,形成联盟、差异互补,为黄山和美乡村未来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融入“五微联盟”,是凝聚串珠成链抱团发展合力的有效路径。用“联盟”这根线,将首批选取的30个有景观、有文化、有业态、有产品的“五微”特色村串成链、连成片、聚成势,以片区化布局、组团式发力,奏响和美乡村建设运营的黄山乐章。从屯溪区南溪南村的“豆腐鲜香”到歙县问政村的“贡笋清甜”,从徽州区虹光村的“淘回童年”到黄山区沟村的“长寿康养”,从休宁县黄村村的“进士故里”再到黟县柯村村的“革命老区”……每个村都有独一无二的“主题IP”,联盟则让这些特色化、差异性的优势叠加,由单打独斗的“点状发力”,向美美与共的“全域开花”迈进,推动黄山市和美乡村建设从“点上有风韵”向“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跨越,让人来了“住得下、玩得好、能消费、记得住”。

用好“五微联盟”,是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之路的重要抓手。这份联盟里,藏着为乡村量身定制的“体验密码”。精心为每个村设计“一村一logo”,制成可收藏、可打卡的“印鉴”,让每个村落的特色有了可视化的符号;即将发行“五微联盟”专属“打卡护照”,发起全域打卡挑战,不仅让每一次乡村之旅有了可留存的记忆,还有“五微”好礼拿;鼓励引导每个村深挖资源,开发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伴手礼”——米酒、笋干、鱼灯等,这些带着乡土温度的产品,既是“黄山乡味”的最佳代言,更是乡村实现“流量变现”的关键抓手。
联盟的价值,远不止于“串联”。它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大平台”——村里的闲置农房可以变成精品民宿,山里的特色农产品可以通过联盟渠道走向更大市场;它是一个业态共兴的“新载体”——围绕“康养度假”“古建探秘”“美食寻味”等主题,打造了7条跨村的深度体验线路,让“微景区”变成“全域景”,让“好创意”变成“好生意”;它还是一个治理共促的“连心桥”——通过联盟,让村民更主动地参与乡村建设运营,让乡村既保持“乡土味”,又有“新活力”,既富了“口袋”、更富了“脑袋”。
黄山市和美乡村“五微联盟”正式发布的同时也诚挚发出邀约:邀请热爱乡村的您,走进黄山的村落,感受“新安山居图”的现实之美;邀请有志于乡村发展的您,加入“五微联盟”,无论是耕耘农业、投资民宿、开发文创,还是参与运营、推广品牌,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黄山市和美乡村“五微联盟”的发布,不仅是此次丰收节上最亮眼的成果,更是黄山乡村振兴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标志着黄山乡村发展从“各美其美”的盆景向“美美与共”的风景实现了关键性跨越。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五微联盟”的深入推进和不断壮大,这条以差异互补、资源共享、价值共创为内核的抱团发展新路,必将能有效破解乡村发展瓶颈,让分散的“珍珠”串成夺目的“项链”,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金山银山”的成色更足。一幅全域联动、活力迸发、主客共享的“新安山居图”正在黄山大地徐徐展开,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