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临近,年味渐渐浓郁。1月24日上午9点,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5年“非遗贺新春—赶个年味集”蛇年非遗大集活动在保亭七仙广场热闹开市。当天,广场上早早的就热闹起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众多游客与广大群众前往“赶集”打卡,现场一片喜庆、祥和的欢乐氛围。
2025年“非遗贺新春—赶个年味集”蛇年非遗大集活动
本次大集设置了文化惠民“送福字 送春联”活动、非遗年货集市、非遗展示、文博知识流动展览四个区域,不仅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古今交融的奇妙之旅。
在文化惠民“送福字 送春联”活动区,保亭县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写下福字,为广大群众、游客们写对联、送福字,弘扬中国“年文化”与“福文化”;现场年味儿“爆棚”,带给广大群众、游客们欢乐。领到“福字”的游客、群众兴奋地举起喜庆的“福”字,拿起手机拍照,定格这喜气洋洋的时刻。
书法家为群众写福字
现场群众高兴的举起“福”字合影
在“非遗年货集市区”,苗绣、黎锦、黎族沉香、黎族藤编、非遗文创作品等十分吸睛,广大群众、游客爱不释手;本地特色的黎家山兰酒、黎家椰油、保亭红茶等农副产品,更是琳琅满目,“一站式”购齐特色年货的同时,在购物间感受创意与传统的碰撞,让广大群众、游客感受到十足的“烟火气”和浓浓的年味;在现场,多位非遗传承人向广大群众、游客介绍保亭多姿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展现保亭非遗的无穷魅力。
黎族藤竹编
游客对苗绣爱不释手
传承人胡春芳说:“非常开心能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带到非遗大集上来,希望更多的游客朋友们前来保亭,了解我们黎族的黎锦,爱上我们的黎锦。”
现场的观众高女士对记者说,“海南保亭真的太好玩了!这里不仅气候温暖,就连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都十分新奇,“黎族钻木取火技艺”太神奇了,还有黎锦、苗绣,真的是太漂亮了!”
在“非遗展示区”,精选全县国家、省、县级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竹木器乐演奏、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藤竹编、海南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等活态展示,彰显保亭非遗发展成果;在非遗技艺体验区,游客和广大群众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体验非遗技艺。现场通过互动的方式传承弘扬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让游客和广大群众深入了解海南黎族苗族民间神奇的传统手工技艺,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
黎族竹木器乐国家级传承人黄照安即兴发挥,拿起灼吧吹起欢乐的曲调,为现场助兴。
黎族钻木取火技艺展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展示
在“文博知识流动展览区”,以图片形式流动展览博物馆馆藏文物、革命文物,供广大群众、观看,发放宣传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知识宣传手册,大力推广海南民族文化、革命文化,让广大群众、游客“零距离”欣赏到文物,观看文博展览,营造全社会关注博物馆建设、关心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
群众驻足观看文博知识
此外,本次大集还设置了拍照打卡点装置,造型喜庆欢乐,为群众、游客们带来欢乐的春节氛围。不少群众、游客拍照合影留念。
群众游客“打卡合影”
本次非遗市集活动,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展示展销平台,多维度、多视角展示保亭非遗发展成果,精心打造“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非遗新潮市集,让更多人成为非遗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广者,在体验传统技艺的文化之美、促农增收的同时助力保亭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蛇年非遗大集点燃冬日里的年味火花,吸引消费者和游客感受非遗魅力,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不断提高中国春节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模式,通过展览、展演、展销等形式,打造“沉浸式”文旅新场景,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非遗大集人潮涌动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2025年“非遗贺新春—赶个年味集”蛇年非遗大集活动,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主办;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承办;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供销合作联社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