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与“源”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闽江、赣江、汀江的源头,发蕴于三明市的崇山峻岭之间。客家先民更是以三明市宁化县为起点,八方拓展,四海扎根。如今,全球客家人中80%以上与这里有着渊源关系。
每年,数以万计的客家人来到三明寻根溯源,让“客家祖地”成为三明最为鲜明的印记之一。
2017年1月,原文化部批准三明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生态保护实验区”),其创建核心县为明溪、清流、宁化县。
近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与客家文化的研究专家们走进三明,调研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的现状和规划,探索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调研团一行在明溪微雕传承所,左一为翁锦栋教授,右一为马知遥教授。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摄。
当深入城市肌理,便能深刻感知到,三明不仅是全世界客家人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更是传承弘扬客家文化的基石和纽带。在这里,无论是非遗传承人还是普通村民,都在默默守护着一方水土的文脉记忆,让客家文化得以绵延不绝。
“保护客家文化,就是保护三明客属乡亲的根与魂。”三明市文旅局副局长罗振青介绍,为推动创建工作,生态保护实验区先后制定出台了《三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三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行动计划(2019—2025年)》《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此外,三个核心县也相应出台了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分规划、代表性传承人人才奖励办法等县级管理办法,明确管理制度、分类保护、传承机制,建立机构、经费、人员队伍等机制体系,整体推进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
“我们看到了丰富的非遗项目,并欣喜于它们仍在活态传承。”天津大学教授、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首席专家马知遥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表示,在调研过程中,他感受到当地客家人对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这种全民性认可度,实属难得。”
全民认可度从何而来?走近三明,疑惑自然解开。
客家人寄托乡愁的坐标
事实上,客家民系的缘起故事,略带一些悲壮色彩。
西晋永嘉之后,战乱频仍。“八王之乱”、“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等造成大批中原汉人不得不泪别北方故园,走向当时的“蛮荒”之地。
客家先民在五次流徙途中,走进了赣江、梅江、汀江三江流域的山区,部分中原人终于在三明市宁化县石壁村找到理想栖息之地。他们与土著山民开始共同耕作、生活,在互相渗透、影响下,孕育出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在历史的演变中,闽粤赣三地区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客家大本营”,其中宁化石壁作为客家先民由北向南大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更被赋予了“客家祖地”的美誉。
正如“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千年大迁徙,客属遍乾坤”所说,中原汉民的迁徙足迹播衍至了四海五洲。据公开数据,客家后裔已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1.2亿人,全球客家人中80%以上与宁化县有着渊源关系。
当客家游子打开族谱的扉页,便会目睹一行字:“一世祖居在宁化石壁......”一炷香何处燃?何以解乡愁?于是,建设一座全球客家人共同的祭祖盛殿成为他们共同的心声。
1995年,在宁化县委、县政府的筹划及海外华人华侨的鼎力相助下,世界首座客家公祠在宁化县落成,并于同年举行了首届世界客属祭祖大典,这一大典也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成功举办29届。2014年,宁化客家祖地成为宁化县首个过节回家4A级旅游景区。
步入“客家祖地”景区,在通往正殿前的甬道上,客家历史脉络被一一印刻。主道两旁的百余根石柱之上,镌刻着客家各姓氏的始祖名讳......目光企及每一处石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客家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客家祖地”景区。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宁化县已累计吸引海内外200余万人次来寻根谒祖。“从这些远离故土的客家人再回到故乡三明,寻找自己的姓氏根源,重修族谱等举动中,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寻根问祖的一种觉悟、理念和决心,也看到了一种强大的、与生俱来的凝聚力”,天津大学教授、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首席专家马知遥如是说。
当下,“客家祖地”景区不仅是承载全球客家人乡愁的重要载体,还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在景区设置的数间展厅中,客家图书馆令人耳目一新,里面收藏着客家文化相关书籍1万余册,约占客家专著的70%;锦绣坊则展示着客家服饰,五味坊,记录着客家饮食的演变......此外,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等高规格盛会也在此举办,吸引着众多专家学者前来交流研究。
毋庸置疑,一个“客”字让三明和世界实现了“双向奔赴”。
百态非遗活化传承
触摸一件件带有三明“符号”的非遗作品,客家千年文化脉络跃然眼前。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明朝作家魏学洢在《刻舟记》中如是记载下手艺人的技艺精湛。
跨越千年,让魏学洢赞叹“其技亦灵怪矣哉”的技艺,在三明市明溪县可一探究竟。
明溪微雕技艺可追溯至清朝道光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出生于1972年的毛祚胜,11岁起开始跟随爷爷和父亲毛新华学习微雕技艺,是毛氏雕刻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
在0.4*1.6cm大小的载体上印刻289个汉字;一根牙签上刻100匹马;麻将大小的木块上刻水浒108将......这些作品皆出自毛新华、毛祚胜之手。值得一提的是,毛新华在2007年应邀参加中外使节联谊会时,蒙着眼睛,3分钟内,竟在一粒大米上镌刻出了“祝各国驻华使节节日快乐”11个字,为165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大使献上祝福。
毛氏雕刻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毛祚胜。
为何会开创蒙眼微雕?父亲毛新华曾告诉毛祚胜,“万一哪天视力不好了,老祖宗的文化又该如何传承?”所幸,毛祚胜的儿子毛胤杰如今也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他们三代人,每一代都在微雕技艺上有所创新:毛新华开创了“立姿蒙眼微雕”,毛祚胜则在原先平面微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创了“三维微雕”,而毛胤杰则希望将微雕技艺融入生活用品之中,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不只是微雕,还有许多非遗技艺在三明市开花结果。
18道工序之下,可在“曾不盈寸”器物中见万物乾坤,而历经20多道工序的锤炼,一把“闽王”宝剑能唤醒“仗剑走天涯”的精神追求。
唐朝末年,威武节度使王审知南下福建,赖庆发的先祖是随行队伍中的铸剑师之一。千百年来,赖家世代为铸剑师,赖庆发已是第24代传人。
古剑身经千锤百炼,反复拼合锻打,自然形成水纹,纵然其作为“百兵之君”的荣光已随历史退场,但透过古法锻造技艺,仍能窥见千年前的匠心与追求。
“非遗传承,既是承匠心,又是续文化魂脉。”三明学院教授翁锦栋如是感悟。
清流长校打锡技艺非遗传承人童振光。
“当地嫁女,得有锡器回奉;小孩“过周”,外婆要赠送狮头帽......”锡器,作为生活用具,见证了客家文明的发展。明末起,在清流县一带,锡匠们会挑着货担,里头装着锡块、工具、几件换洗衣物,走街串巷寻求生计。如今,在清流县长校镇,年近耄耋之年的老人童振光,在家里的一方“小天地”中,架起小火炉,一把锤子一块锡,敲敲打打一年又一年,默默守护着客家人的独属记忆。
调研团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宁化分馆。
用活字印刷术修订族谱,对客家人而言,又是另一份独特的记忆。邱恒勇出身修谱世家,自14岁随父亲开始学习此技艺,“反字在心中,手起刀落”是“文林堂”祖传绝活。从清朝算起,在邱氏几代人的陆续积累下,还存有木活字11万字左右。时至今日,三明地区仍有宗族仍坚持选择用这一古老的技艺修订族谱,而邱恒勇则在这份传统之上,开启了创新之路。2012年,他开设网店,试图将定制的木活字工艺品走出三明,推向全国。
在马知遥看来,只要非遗人存在,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就得以活态传承。公开数据显示,三明全市共拥有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12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241名。其中,明溪、清流、宁化三个客家核心县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项。
提起客家文化的活态传承,不得不提到客家美食,三明客家人较好地传承了中原特色美食制作技艺和南北饮食文化,留存着独特的饮食习俗和风味菜肴,宁化传统宴席菜谱——客家“八大碗”,宁化客家早茶等,都备受大众青睐。宁化客家小吃品种达300多个,其中有61个被评为“福建名小吃”、15个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宁化客家小吃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宁化被列为“中国客家美食地标城市”。
三明人和传统文化,灌注了三明这座城的魂。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有一群拥有匠心精神的非遗人在日复一日地揣摩和钻研中,默默守护着一方水土的技艺,还有许许多多普通人对当地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这样的“双向奔赴”中,客家文脉得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客家精神千年不断
非遗在时光的流动中传承发扬,而古建筑、古村落则以静态之姿,承载着客家厚重的历史。
在三明市清流县城东南的深山腹地中,坐落着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赖坊古村。该古村始建于北宋乾兴元年,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赖坊古村至今依然保持着原始的村落布局,古建筑面积达到约10万平方米,现存有106座古民居,有闽西客家建筑群“活化石”的美誉。
“翰林第、棠棣竞秀、攸叙、来青......”在赖坊村口的指示牌上,列举着村中各式府邸的匾额,每走进一座古民居,一段历史也将随之展开。
四张捷报。
“翰林第”是赖坊书香世家的代表,踏过门槛,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四张“进士”捷报。据赖坊镇解说员介绍,明清两代,这座府邸内共诞生了18位科甲登第的才子,因此享有“一门三进士,比屋五举人,十八蓝衣拜祖宗”的乡誉。而与它仅一巷之隔的“棠棣竞秀”,则是武术世家的典范。这里曾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赖坊武术的发源地,直至今日,这家的后人仍承袭着家族的武术传统。
尽管先人已逝,但从这些民居的门楼、花窗、牌匾,甚至地砖上,随处可见留给祖孙后代的家训。在一户府邸内的地板上,用鹅卵石砌有钱币的图案,据这家民居的后人所述,这是训诫子孙“人生立世,贵在立身,钱财之物要掷之于地。”而在另一户的正堂之上,高悬着一块题有“文明继美”的牌匾,其中,“明”字的“日”字旁多了一横,变为了“目”字,据解说员解释,这寓意着天地之明在于日与月,而人间之明在于目。
“这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人对教育的深厚重视,这种精神内核跨越千百年,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生活在古村落的村民们”,在马知遥看来,这些祖训家规不仅是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指引后人的“灯塔”。
调研团在明溪县龙湖村。
在三明这片土地上,不同角落都蕴藏着客家人的精神偶像。例如,明溪县龙湖村是“闽学鼻祖”杨时的故里,他正是“程门立雪”这一千古美谈中的主人公。为了弘扬杨时开创的闽学文化,龙湖村修建了立雪亭、杨时公园,并立起杨时坐像雕塑,并鼓励村民们传承杨时的家风家训,尊师重教、孝老爱亲、廉洁自律的美德。
客家精神经久不衰、代代相传,而别具风情的民俗活动,则拉满了节日的“仪式感”。
长校拔龙。陈汝辉 摄
长校拔龙是三明市清流县一带的民俗活动。据拔龙组织者李春华介绍,长校拔龙已有800年历史,活动一般选在元宵节前举行,日期确定后,将在大街上张贴红榜昭示村民。活动当日,龙头龙尾出祖祠后,便会直奔上山,百余名村民们则扛着自家的板凳上山,将其一一串联起来,形成壮观的“龙身”。礼毕后,在十番锣鼓声中,送龙队伍将下山巡村,即使“拔龙”过程中板凳断了,人们也会视其为好运的象征,扛着“断龙”回家,寓意着将好运带回家中。
厦门大学教授邓晓华认为,千年前,客家先民大举南迁,承袭中原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当地的新质文化,久而久之,客家文化便拥有了传统与开放相辅相成的人文特点。
“从本质上看,古老的祈福活动,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期待。”邓晓华指出,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供奉的神祇往往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且为当地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每逢岁时节序,会以或隐晦或热烈的民俗活动形式予以展现,以表达敬仰之情,百年来,早已成为客家人心灵的寄托,闪耀着人文光辉,成为客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客家精神一脉相承的还有长征精神。三明这一方红色的英雄土地,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革命的重要实践地。在三明大地,处处可见的革命旧址,无不彰显这片热土上的鲜红印记。宁化凤凰山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群、清流林畲红军史迹群、明溪县红军战地医院旧址等均为特色鲜明的客家建筑。
“我明显感受到了当地人对自己的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他们热忱地表达了客家文化的特色和优越性,这种全民认可度,实属难得”,马知遥说。
客家文化焕发新生机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为更好地保护客家文化印记,2017年1月,原文化部批准三明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其创建核心县为明溪、清流、宁化三县。
规划先行,谋定而动。
2019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的通知》,为三明市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澎湃新闻注意到,上述规划中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在近期(2019—2025)建设目标中提出,要建立相应的运行工作机制,编制实施各配套规划和实施细则。此外,还提到要实施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建设,完成设立首批传习所和展示馆,建立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级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传承机制等。
据三明市文旅局副局长罗振青介绍,三明市成立了由三明市政府市长担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开展实验区的建设保障工作,推动实验区保护和各项建设工作落地实施。
三明竹林云海。来源:视觉中国
为推动创建工作,生态保护实验区先后制定出台了《三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三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行动计划(2019—2025年)》《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三个核心县也相应出台了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分规划、代表性传承人人才奖励办法等县级管理办法,明确管理制度、分类保护、传承机制,建立机构、经费、人员队伍等机制体系,整体推进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
玉扣纸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体验中心。
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三明市深入挖掘非遗线索和推荐名录,其市级以上非遗名录已增至254项,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此外,三明市修缮和保护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客家非遗实物和场馆。据罗振青透露,在全市范围内认定了非遗传承所107家,在明溪、清流、宁化三个客家核心县,建成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馆、传承所、体验中心、非遗工坊、非遗基地等场所94个,包括综合展示馆4个、专题性非遗馆4个和非遗传承体验中心、传承所(点)86个,累计开展传承活动2700余场。
在创建工作的推动下,当地的保护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本次调研过程中,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各地正结合自身特色,积极探寻并实践着保护客家文化的方法论。
以坐拥106座客家古民居的赖坊为例,对于村民而言,老屋不能拆也不能卖,修缮意味着将多一笔不小开支,问题何解?赖坊镇为村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以修代租。
“冲炮阵”用具。
据赖坊镇副镇长廖燕萍介绍,“以修代租”是指由镇政府出资对古民居进行修缮维护,作为交换,从村民处取得古民居30年使用权。当前,部分修缮好的古建筑,已作为赖坊对外展示非遗魅力的窗口。游览至赖坊古镇的游客们,可以在非遗传承所中,鉴赏大漆工艺作品,还能在村里体验客家民俗“走古事”“冲炮阵”等活动。
再如,宁化县下曹村是中央红军村,红九军团后方机关、红一军团先后在此集结战斗,红军标语、革命遗址丰富。据宁化县下曹村党支部书记曹春福讲述,保护遗址的行动早在2007年就已启动,党员干部赴周边地区学习了古村落保护经验,并着手开始对古村落内环境进行整治管理,后来又成立了古民居保护协会。
曹春福表示,为了保留古建筑,村委投入了资金用于加固、修缮民居,此外,还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土地用于建造新房,原先的古建筑则用于研学、旅游开发,通过出租的方式又可以增加村民收入,如此一来,老建筑焕发新生机,村民期盼也得到了回应。
令人欣喜的是,在客家文化保护的篇章中,一群执着于文化传承的有识之士,正自发地加入其中。
雷长天。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玉扣纸制作技艺传承人雷长天,原为三明学院教授,为了专心投入热爱的事业,他放弃了原本稳定的工作。雷长天透露,目前他正致力于玉扣纸的技术改造研究,前期已投入近百万元资金。他期待,随着公众对传统文化的日益关注,玉扣纸能找到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三明市的另一端,从事大漆工艺制作20多年的上官灿丁,将大漆技艺运用至传统葫芦上,原本仅售1元的葫芦,通过设计增加附加值,如今能卖到一两百元。另一方面,作为三明学院客座教授,他正在通过向学生传授非遗技艺的方式,来培养年轻一代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一百个人找到一个感兴趣的,就是一种成功”,上官灿丁说。
“三明是一座被低估的文化名城”,在翁锦栋看来,三明客家文化的辐射面可以扩散至更远。作为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的三明市,与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有着“八缘之亲”。三明市可以进一步发挥客家祖地优势,寻找到突破口,吸引更多海峡两岸乡亲来旅游观光、就业创业。
“三明,可以更勇敢地走出去。”翁锦栋表示,正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三明市)LOGO底部的“三”字图样,它既指三明这座城,也寓意着只要勇敢拾级而上,客家文化生态必然欣欣向荣。